第388章 交集(1 / 1)

初见时就提出同样的问题?

看来,我和罗茜的好奇点还真一致!

只是,答案却在最初时未能明确,于是成了一段时隔十年的“遗憾”吗?

我似乎能从罗茜的回应中感受到那么一点意味。

“很荣幸能传承这种‘缘分’,真是不可思议!”我感慨一声,接着问向罗茜:“那么,作为‘缘分的交集’……那本《红叶集》里的留言,学姐当时和那位学长也有聊到吗?但他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是吗?”

“是呀……”罗茜微笑着轻轻叹了一声,说:“当时在红叶楼小图书馆第一次见面,以《红叶集》为素材,我们就有了一点共同话题。嘿,他明明是法学专业,我则是语言文学系,可两个文科生却围绕着能晶专业笔记构成的世界煞有其事地探讨了好一会!他还很努力地向我科普那些难懂的大循环理论,全然不顾我那时候的脑袋里已是一团浆糊……在随后的几次见面交谈也是如此,让我一度怀疑他的实际专业和兴趣。”

这……听起来,那位学长的专业兴趣跨界颇深。

说起来,他不也是向戴莎介绍过引入灵魂变量的大循环理论么?

难道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传教”?

要不然,他怎会热衷于向初次见面的罗茜交流这个话题?

大概,在某种专业兴趣方面,那也是位热情洋溢的前辈……?

“有点好笑,是吗?”罗茜似乎注意到我的神情,也跟着笑了下,说:“不知道当时自己是怎么回事,大概像刚刚所说的,很快就进入了‘朋友’模式,然后讨论起那本《红叶集》……但我其实更感兴趣的是那本相对‘好懂’的红色封皮笔记,以及里面夹着的纸条,包括那段一看就很有故事的留言,‘献给曾经的你’。”

“啊,那一本笔记也是红色封皮吗?”我注意到这个细节,赶紧问一声。

“是呀,记得有些年头了。”罗茜点了下头。

“那里面……不都是能晶工学专业理论和手记吗?”我接着问:“某页是不是还有‘六芒星’的图案标记?”

难道就是韦娜见过的那本红皮笔记?!

可是,不对啊。

记得韦娜说过,那本红皮笔记和其他能晶工学本子相似,都是满页公式和数字,除了某页突兀的六芒星印记。

难道是因为,一接触就发晕的韦娜,则是随便翻了几页就放弃了?

可听罗茜接下来的意思,似乎还不是同一本红皮笔记。

“不是,倒不如说……更像是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就像是幻想小说的框架与设定。”罗茜说:“所以,我才看得懂嘛……而且,刚刚也说了,那就是我创作的灵感来源。后来我也想过,会否那也是学长的手记?但那本笔记‘年纪’明显很大,老旧发黄,甚至有些纸张边角一碰都会碎掉,就像文物一样。所以,我后来也没追问来历。而事实上,记得没过多久后,那本笔记就不在《红叶集》里头了。”

“当然,那也无可厚非。毕竟是‘文物’嘛,总得好好地保存起来才行……虽然也不晓得还能留存多久。”罗茜接着说:“不过,初见时看到的一些内容让我很有兴趣,也牢牢地记住了。或许,那也是某位许多年前的先辈留下的珍贵手稿,而我就在后来点燃了这条引线,于是绽放出想象的火花。”

居然也是“消失”的红皮笔记?

这么说来,那会否是“第一本”?

而第二本干脆就与整套《红叶集》一起失踪了……

而且,那竟还是“文物”级别的笔记吗?

听起来,《红叶集》就像是收藏了多个年代不知几位前辈笔记的合集,而且内容还不仅是能晶工学领域。

“然后,就是你刚刚的问题,其实也是我当时最想知道的事。”罗茜接着说:“后来终于寻着机会讲到那张纸条,我就问那位学长关于纸条上的留言和含义。比如,是否指将《红叶集》献给了‘谁’?其中有什么故事吗?”

“只不过啊,我得到的答案,也是‘你,我,他……和她’。”罗茜说到这里,又笑了一下。

“啊……?”我却是愣了一下:原来这“答案”……所献之“人”也是有传承的?

“当然,我稍微厚着脸皮追问了一下。所以大概能感觉到,那或许也有献给‘曾经的自己与岁月’的意思。于是,那时候就觉得,可能学长也不好意思承认,就没再继续纠缠了,毕竟还只是初见嘛。”罗茜笑着摇了下头,说:“可是,到了后来……却没机会再问了。而那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也就作为一个小小的‘遗憾’,记载到我的作品中,也算是一种怀念。”

“可是,学姐也在后来赋予了这个问题更多的涵义,并有了自己的答案,是么?”我回味这罗茜刚刚的话,心想着,这或许也是对她“曾经的自己、岁月与所有亲爱之人”的纪念。

“是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罗茜看着我,微笑着回应。

听着她轻柔的话音,看着她的双眸,见着其中的模糊倒影,隐约间竟有某种奇特的感觉,仿佛有着某种共同的思绪,穿越过十年甚至更久的时空,悄悄传承而至。

大概,通过相似的留言,罗茜也将自己的情感与追忆,化为那本《红叶集》中“故事”的一部分。

想到这里,我就不免感到遗憾,叹着气说:“没想到《红叶集》有这样的历史。也许还藏着更多的‘故事’……如果能找到它并仔细研究就好了。”

“没事,这是你和‘他’的缘分,肯定会再相逢。而你也终会读懂‘他’所留下的故事和留言。”罗茜轻轻地说。

啊?

“肯定”……吗?

我还注意到罗茜所用的代词“他”……这是说,读懂那位学长在《红叶集》里的“留言”?

可是,前提是能再找到这本合集啊……

“可惜的是,自从那次‘初见’后,就找不到了。”我说:“都不在二楼小图书馆……嗯,也可能已经不在红叶楼里。不知被谁带走了。”

“是吗……你到处都找过了?”罗茜看着我问。

呃。

“我们三人找了好几遍小图书馆的7个书架,确认没有……”我重复了刚刚的话,接着说:“一楼办公室是我的室友蕾雅在用,她也是科联会分团现任秘书。会议室我们最近都用来排练话剧。这两个地方都没看到《红叶集》,如果被挪过来的话,应该早就发现了。三楼是分团现任负责人梅林教授的办公室,还有另外空置的房间,但那里应该没有……”

说到梅林的办公室,我就想起那台本应在书柜里但同样“离奇”失踪的轻便式能晶测试仪器。

而且,那是当年提姆给梅林和苏珊研究的“资助”之一,可谓后来“惊艳成就”的功勋器材。

只是,那台很有纪念意义的仪器,如果真的“丢失”,却未听到梅林主动去询问或寻找,就像他并不在意或“关心”一样。

总之,我当时听蕾雅说起这事时,就有这种感觉。

而更早之前在梅林办公室“发现”过那台机器的蕾雅,之后肯定也不会去过问。

除非,就如后来韦娜所猜测的,也许,梅林知道那台仪器的下落?

甚至也包括那本《红叶集》,特别是其中的红皮笔记……嗯,应该算是“第二本”,内容主要为能晶工学专业的笔记。

“总之,还真有点神秘。不过,也可能是我们想太多了。或许是被人拿走而已。”我笑了下说,同时心想着,如果是被梅林拿走研究,那也是自然不过的事。

毕竟,他还是科联会学院分团的负责人,说不定早在几年前入团时就发现了那件宝物。

“听起来还是没有到处找嘛。真要发现宝藏的话,可得掘地三尺才行,嘿。”罗茜也笑了一下,看着我说:“说不定,《红叶集》还在红叶楼里某个未被探索过的角落里呢?”

啊?

这……是在开玩笑吗?

我愣了下,再看看她的笑容,却读不出真实的意味。

确实,我还没真正去“探索”过三楼。

但梅林的办公室……这段时间,蕾雅除了备足冰箱里的新鲜柠檬和打扫卫生,应该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好奇”……

所以,在那栋历史建筑里挖宝藏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好啦,只是开个玩笑,并不是让你去拆红叶楼哦。”罗茜再笑一声,接着说:“相信有朝一日你会找到《红叶集》……就像一段特殊的缘分,或许在不经意的再见后以为是永别,却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偶然重逢。”

“这……也不错。就像是保留一点小小的希望,期盼可能成真的时刻,对吗?”我笑着点了下头。

不过,罗茜的比喻似乎有点……“夸张”?

虽然,我对那本“完整版”的《红叶集》更加好奇,但可能还没到梦寐以求的地步。

“是呀,就是如此。意外的相逢总是令人惊喜,却又不免泛起些许茫然。而时空的阻隔,或许也会意外‘改造’缘分。”罗茜说到这里后,似乎轻轻叹了口气,却又微微笑了笑,停下脚步,转而看向细语湖。

嗯……我一时语塞,便也停下脚步,站在罗茜身边,跟着看向湖面。

此时,阳光明媚,洒落一湖碎银;凉风习习,似从远方而来,带来悦耳的清脆鸟鸣,撩起清新的青草花香。

我稍微转头看了一眼,只见她望着湖面笑得一脸娴静。

或许,远处那晶莹闪烁的微波荡漾,恰似她现在的心情?

不太明白……

“好啦,要不……我们往回走吧。”罗茜微笑着看过来。

“啊?好的。”我赶紧回应。

嗯……所以,这次见面就此结束吗?

好吧,至少关心的问题似乎有了点线索……可能还不算答案,但也许就如罗茜所说,不论是记载于何处的那句话,“献给曾经的你”,可能是广义上的“你们”,以及“我们”,也就包括了“留言者”本人……对么?

“刚刚好像闻到了花香,让我想起另一边的红叶。顺便也去看看‘老朋友’吧。”罗茜接着说:“不过,那花可没什么香味。“她”也不靠那些来吸引人。”

“是呀……红叶的身姿就是最吸引人之处。”我跟上话说。

香味?

对了,好像罗茜也没有用什么香水。

咳,不想这个……

而细语湖畔那株红叶,听罗茜说是在十年前的5月被移植过来的,但刚刚还没聊到带“她”来这儿的人是谁。

只是似有种直觉……与那位“学长”有关吗?

“正是如此。但我想,‘吸引人’的标签或许不是红叶的本意。当然啦,就连这样的评价,也不过是我们强加于那类花儿的想法罢了。”罗茜笑了笑,看着我,说:“啊……刚才说到哪了?”

“嗯……就是那本《红叶集》,学姐后来还有看到吗?是不是一直都在红叶楼小图书馆的1号书架?”我先将话题转回那本“神秘失踪”的合集,感叹着说:“真可惜。十年后,到我发现的时候,里面的笔记怕是不见了许多。如能有缘一览全貌就好了。”

“或许还有意料不到的收获呢?就像刚刚说的,虽然也不排除是有人拿走一些,但说不定还在老地方。我还在学院时,《红叶集》印象中就一直待在那个角落。总之,再找找看吧。那确是本很有意思的合集,虽然我看不懂大部分内容,嘿。”罗茜跟着感叹起来:“啊,时间过得真快,已经十年了。也好久没去红叶楼了,还有语言文学系,红叶文学社……就是这次难得有空回来走走看看,竟也有点物是人非的感觉呢。”

“是呀……”我和罗茜一起转身往回走,想了下,还是问出声:“学姐,十年前的2月11日,你和那位学长恰好在红叶楼小图书馆相遇并认识,那之后很快就熟悉并成为朋友了吧?听起来,你们的关系也很好……”

有点像是私人问题,但总觉得“好奇”,呃……

“嗯,只是短时间的‘好朋友’,就是这样。”她看向我,笑了笑,说:“那是位很好相处的学长,和善且富有正义感,总能从他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丰富的知识,或是有趣的想象,等等。所以,回想起来……真是令人痛惜。”

唉……确实。

“难怪啊……因为罗茜学姐是与那位学长认识在前,于是就恰好在6月时提前‘认识’了戴莎学姐,是吗?”我说。

“是呀,刚才说了嘛,当时恰好在校园里见到戴莎和那位学长。不过,识趣的我就没有上前打扰啦,嘿。”罗茜笑着说。

听起来,那就是6月初夏季考试周结束后的事。

当时,事实上早被提前录取的戴莎,来到学院和那位学长相处的那天,应该就是那张合照的日期。

那肯定是值得铭刻的美好时光。

于是,那瞬间的剪影才会被陈列在家里书柜,一眼就是十年。

尽管照片早已老化,但记忆未曾褪色。

不过,为什么那是一个“讨厌的人”啊……?

哎,能找个机会“问一问”戴莎么?

真是好奇!

只可惜,或许就是那天之后没多久,就发生了悲剧……

“学姐,那后来……1491年7下旬提前开学后,你们就在学院里再次相遇了吗?”我接着问。

“是的,碰巧在校园里见到戴莎,我就主动上前打招呼了。”罗茜说到这里,环顾了下四周,说“嗯……差不多就在这附近。哦,对了,就是那只长椅子……上午我们见面的地方。当时她也是一个人坐在那里静静地发着呆。”

咦……那只长椅子?

静湾一号码头往前,经过那株独特红叶没多远的湖畔椅子?

那里……不就是我在7月底初遇戴莎的地方吗?

就如戴莎当时所说的,是她“最喜欢的地方”?

说不定,那也是她回到学院后常去的,并且总会在“乘着没什么人在的清晨随意发个呆”的地方?

感觉又是一个有故事的“交集之地”……!

……

最新小说: 灵气复苏:我以建木重铸灵根 开局一团以太 人狐传说之雄霸天下 创造之上 忍道修真:我摸鱼飞升 在游戏中屠城,然后穿越 时瞑传记1终焉 我的三千种死法 仙路迷途不思归 天道界传奇